变废为宝的奇迹:纸做的宝石Jewel
给你一张废纸,你会怎么处理它?
是无情地扔进垃圾桶?
还是把它分类回收?
或者是饶有兴趣地把它们做成工艺品?
生活中,我们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约700克的生活垃圾,废纸却占到35-40%。
通常我们都会把废纸丢进垃圾桶,而出生于纽约的艺术家Kirsten Hassenfeld,却将各处收集来的废纸,做成了一颗颗璀璨无比的“宝石”。
缤纷的色彩,精致的设计制作,在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,与真正的宝石的唯一区别,就是它们全都是用纸做的。
她第一次到休斯敦莱斯画廊时,便被深深的吸引了。
那华丽的装饰墙面,蜂窝状的“珠宝”装饰,给了她巨大的惊喜。
从那之后,她便决心踏上“艺术之路”,在就读本科和硕士期间,她疯狂学习版画和书籍艺术,并且学会了如何用纸来创作工艺品。
Hassenfeld说:“事实上,在我还小的时候,曾从一本书上学到过如何用纸建造东西。大约2000年的时候,我曾经用刻面宝石创作过一个作品。后来我研究出怎么用纸来制作刻面宝石。”
对于人们每年制造的废纸垃圾,Hassenfeld很关心她的创作,能否对人类对待垃圾的方式有所启示。
自1999年以来,她用无数的纸张,把最普通的材料,做成可以和媲美奢侈品的艺术装置,并给它们取名为“在消失边缘的梦想”。
这些美丽的作品背后,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自然、人类、社会的相互关系,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察与反思。
为了创作出精致的作品,她总是孜孜不倦地试验新纸张类型和制作方法。一件完美的“宝石”作品,Hassenfeld要花数千小时去手工切割,折叠,粘合,轧制。
就这样,她先用毛根搭建整个装置的框架,然后每个口都用胶水把纸粘上。
她会用各种各样、透明度不一的纸来制作,但她只会用一种胶水:PVA白胶水。
“最初开始用纸来做装置的时候,我思考的是一件事物的价值或珍贵之处到底在哪里?”
“我刚搬来纽约布鲁克林时,完全以一个新的外来者的眼光,看待这个城市的工人阶层与富人阶层之间的经济差距。”
“对此,我将我的思考放到了创作中,用刻面宝石作寓意,表达一种现实与渴望相冲突的矛盾心理。”
“后来,我让朋友将他们用过的包装纸、商务信封留下来给我,自己也到网上去买别人出售的旧包装纸。同时,也会用一些捡来的东西进行创作。”
早在1994年, Hassenfeld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毕业后,她就凭借着她那执着的环保意识,和天马行空的创意,在纽约举办了她的第一个个人艺术展,并得到了极大的好评。
2003年,她成立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工作室,并得到了美国纽约银行梅隆公司赞助的新兴艺术家奖学金。
后来,她陆续在纽约各大画廊举办了个展,她的作品还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。
是的,艺术有无数种可能性, 或许在我们越来越重视环保的未来,Hassenfeld那绿色的、璀璨的“宝石”艺术将会引领一阵新的艺术潮流。
“物理定律规定了我们什么能做,什么不能做,但我就是要打破这个常规,挖掘艺术一切的可能性。”